李玟Coco生前罹憂鬱症 中山醫學大學:出現症狀找這3種專家

  2023-07-06 15:29:00 |   777

藝人李玟昨(5號)晚間傳出過世的消息,她的二姊也在臉書證實,她7月2號在家中輕生,送醫院後持續昏迷,經過醫院團隊努力搶救仍回天乏術。據了解,先前李玟才因腿部手術出院,怎知稍早她的姊姊李思林就在臉書發布噩耗,強調李玟在長時間跟病魔抗爭的狀況下,不敵而離世,不幸輕生,此消息一出,粉絲也相當震驚,紛紛表示完全不敢相信。

coco李玟

圖/翻攝李玟IG

新冠疫情以來,全球憂鬱症和焦慮症罹患率大增25%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調查,自新冠疫情以來,全球憂鬱症和焦慮症罹患率大增25%。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主任何應瑞表示,台灣超過55歲的民眾罹患輕度或重度憂鬱症的比例高達5.2%,患者會出現失眠、憂鬱、甚至自殘與大腦受損,呼籲民眾尋求專業協助,及早發現及早治療,可以減少自身痛苦,甚至防止發生自殺等憾事。

憂鬱恐嚴重影響身心健康

若憂鬱症患者無病識感而沒有接受治療,對於健康會產生嚴重影響。患者最初僅是心緒不快(高興不起來)、食慾不振、喪失興趣與動機,對於原本有興趣的事情,現在卻提不起勁,導致無法出門工作或上學。隨著病程日趨嚴重,會出現焦慮不安、手抖、失眠、情緒低落、憂鬱、哀傷,甚至出現自殺意念或自殘行為。病程若繼續惡化下去,大腦受損恐日趨嚴重,會破壞認知功能,無法有效學習,甚至干擾執行功能,連整理行李、出門辦事都有困難。

 

精神科醫師、臨床心理師、諮商心理師這三者有何異同?

•精神科醫師:可以對精神疾病(例如幻聽、幻視、妄想等)及心理疾病(焦慮、憂鬱等)患者進行診斷與治療,包含開立藥物或進行腦部手術治療。

•臨床心理師:可以對個案的心理功能(例如智力、認知及人格等功能)及症狀進行「衡鑑」,也就是評估病情,並給予患者進行治療(例如認知行為療法、團體治療、正念治療等),但不能開藥與進行手術。

•諮商心理師:不針對個案進行診斷及治療,而是給予諮商,例如伴侶諮商、悲傷輔導等協助。

有鑑於身心議題備受關注,何應瑞期盼藉由廣泛提供心理疾病知識,教育民眾辨別心理症狀,及早發現及早治療,不僅可以減少患者自身的痛苦,也可以阻止疾病繼續惡化,甚至防止發生自殘自殺等憾事。

疫情後全球罹患憂鬱症者比例有上升趨勢

圖/疫情後全球罹患憂鬱症者比例有上升趨勢(示意圖)。(擷取自Pexels圖庫)

愛笑運動有助減少退化

台灣愛笑瑜珈協會理事長、復健科醫師林頌凱表示,台灣人碰到事情時總會防範於未然,往負面方向思考,尤其年長者更容易出現憂鬱。不過,多笑可以刺激多巴胺、血清素分泌,讓身體自然放鬆,釋放壓力,進而減少退化與憂鬱症的惡性循環。

「笑多久」才會有改變?林頌凱表示,笑可以馬上轉換心情,讓人從愁眉變成展顏。如果本身很鬱悶,至少需要3周時間從家裡走出戶外,並經過21次的練習,讓身體漸漸習慣。醫院內還會搭配30秒交叉跳,維持2至3個月的訓練期,有助於鍛鍊身體反應能力,加強心肺功能、腿部肌肉力量。

笑不分年齡、性別及身體狀況,健康的人笑可以更健康、感染他人;亞健康者笑也能更加健康。例如年長者、有情緒困擾、中年家庭主婦等,都能夠從事愛笑運動,重拾愉悅心情。

粉健康提醒您:自殺不能解決問題,你我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。
安心專線:0800-788-995(0800-請幫幫-救救我)
張老師專線:1980
生命線專線:1995


(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、中山醫學大學、臨床心理學會)
 

你可能會喜歡 | 粉健康